查看原文
其他

方华:构建教育“合伙人”——家长成为学校教育“合伙人”

方华 钱欢欣 守望新教育 2022-04-17

【置顶标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新教育主题歌】——


家校共育需要双方形成共同的教育价值观,才能真正实现同心、同向、同力。


学校是教育的主要场所,但却不是唯一场所,因此我们把学校、家庭和社会作为“教育合伙”的三个维度。学校教育应该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联系,构建家、校、社一体的教育环境,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站在自己肩膀上攀升,站在集体肩膀上飞翔!——《新教育》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陈东强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探路者——新教育,我们一直在路上》。[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为什么说家庭是真正的学校?

家庭教育比选择学校更重要

做好这三件事比家庭作业更重要

一张价值不菲的家庭教育表

朱永新:今天我们如何做父母?

......


构建教育“合伙人”

作者|方 华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我经常问自己,教育是什么?

教育是塑造?教育是改造?教育是提升?我认为,教育是成长,是帮助,是人通过教育获得不同的成长。教育是教己育人。



良好的教育生态是所有教育的基础与前提,同时,良好的教育生态又是“好教育”最关键的因素与条件。

家庭与学校的关系是教育生态的重要一环。家庭与学校不仅是孩子教育的重要主体(场所与时空),同时更是孩子教育的两个“责任主体”。如何做好家校共育?

定位家校关系是家校合作的起点。

当下,大家已经意识到家校共育对孩子教育的积极意义,但真正做好家校共育,尤其是家校共育给孩子教育带来实质效果的案例并不多。

做好家校共育工作,首先要处理好家校关系。我给家校关系作了一个比喻,家庭和学校在教育孩子方面如同一个股份公司,家长(家庭)是公司的董事长,教师(学校)是公司的CEO,家长是公司终身持股人,教师是公司阶段持股人。我把家校关系称为教育“合伙人”。

用教育合伙人定位家校关系,说明了家长、教师对孩子教育的重要性与主体性,同时明确了孩子终身成长与家长、家庭息息相关。家校在教育孩子方面应该是责任共担、义务共存、快乐共享、成长共赢的教育合伙人。只有定位好家校关系,才可能做好家校共育。


明确教育价值是家校合作的关键。

每个人由于生活背景、生活状态、生活目标不同,对教育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同样,由于角色不同、教育需求不一、教育目标差异等原因,家校对教育的理解也就不尽相同。正因如此,家校共育就需要双方形成共识的“教育价值”,这样家校共育才能“同向”。

人们赋予教育的价值有很多,不同家庭对孩子的教育要求与标准各不相同,同一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要求与标准随着孩子年龄及家庭状态不同而不同。我们往往会把教育目标等同于教育价值,其实教育目标是具体而现实的,教育价值则会更加长远地思考教育目标,所以教育价值比教育目标更“弹性”、更“舒缓”。

家校共育要始终站在孩子成长的层面。成长需要考虑的不仅包含我们对孩子的希望和要求,还有孩子的实际、社会的实际与其他各种因素。孩子的成长是多样的(个体差异)、多向的(个体兴趣)、多层的(任何一个领域,人的能力结构都不是平行单层状的),同时孩子的成长节奏、顺序也存在巨大的个体差异。教育不可能让每个孩子“都一样”,哪怕是“优秀”的一样。因为,那不符合人的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只有科学理性地面对孩子的个体区别与教育价值,家校共育才不会出现“面和心不和”或出现责任是对方、成绩是自己的状态。


清楚各自重点是家校共育的保障。

家庭和学校在孩子教育的内容方面不尽相同,教育的方式方法不尽相同,采用的教育策略也不尽相同。家庭更注重生活(观念、态度)、习惯(生活、学习)、人文(为人、处事)、伦理道德等方面,更多的是身教,更多的是无预设,没有完整的规范和计划,没有明晰的方案和目标,是不考核不评价的“松散”教育,更在乎“情”和“理”;学校则更加注重知识技能方面的学习,并借助于此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学校教育是规范严谨且成体系的,目的明确、计划清晰、策略明显、训练有素,且有明确指标考核评价,更在乎“科学”“秩序”和“理性”。

家校教育无论是内容还是策略都有明显的差异,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教育价值——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互助”是家校共育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家庭教育拥有学校教育所不具备的资源与条件,如亲情、个体化教育、时间、生活化、持续教育……学校教育同样拥有家庭教育所不具备的资源与条件,如学科平台、同伴学习、专业人员、课堂形式、课程资源、学校文化……为了避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质化”,就需要家校之间紧密合作。

家校共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校应该成为同心、同向、同力的教育“合伙人”,只有良好的家校共育,教育才能走向健康;只有良好的家校共育,孩子才能在良好的教育生态下成长。其实,家校合作并不难,只需要家长、教师退一步,让孩子成长进一步,那样一切都会变得更美好。

(作者单位系上海市崇明区教育学院)《中国教师报》2019年03月20日第10版

深耕|家校合作共育——家校合作激活教育磁场
深耕新教育,向教育更深处漫溯

为什么说家庭是真正的学校?

家庭教育比选择学校更重要

做好这三件事比家庭作业更重要

一张价值不菲的家庭教育表

朱永新:今天我们如何做父母?

......



家长成为学校教育“合伙人”

作者|钱欢欣 何婷

来源| 中小学评价


海棠小学提倡的“教育合伙”理念是指家庭、社会和学校同心、同向、同力,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的合作模式。我们致力于让家长成为学校教育的“合伙人”,家校协同合作,共同助力“小海星”的成长(“小海星”是海棠小学对学生的昵称)。


搭建“教育合伙”共育平台


家校共育需要双方形成共同的教育价值观,才能真正实现同心、同向、同力。我们通过多次商议,确认了“教育合伙”的目标是“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一颗星”。围绕这个目标,学校通过线上线下、校内校外多个平台,构建新型家校共建平台、互动平台和分享平台,努力营造好的家校合作氛围,给孩子创造好的成长环境。


我们构建了海棠小学“合伙育人”的“三三”工作机制,即三个维度、三大中心、三类课程,让家校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融会贯通,同时帮助家长走进学校、走近孩子,成为教育的有力同盟。


学校是教育的主要场所,但却不是唯一场所,因此我们把学校、家庭和社会作为“教育合伙”的三个维度。学校教育应该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联系,构建家、校、社一体的教育环境,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结合我校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们经过深入讨论,推出“星职、星创、星媒”三大中心,把“职业启蒙教育、创新能力、媒体素养”定为这个阶段培养孩子的重点内容和方向,由三大中心负责实施推进。


我们开发和设置了家庭教育的三类课程,即家长学校课程、家校互动课程、家长服务课程, 充分挖掘家长潜力,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家长在学习中成长、在实践中发展。



提升“教育合伙”共育实效


作为合伙人,就要有自己的合伙品牌。学校在广泛征求孩子们的意见后,决定发挥家长资源优势,把各行各业的“小社会”搬到学校里,给孩子们创设一个真实的职业和社会模拟情境,让孩子们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体验中快乐成长,也探索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由此我们创办了教育合伙品牌——“星天地”创意中心,下设“星职、星创、星媒”三大中心和20个孩子们喜欢的合伙项目。同时建立了一套项目策划、开发的实战流程,鼓励家长由被动参与到主动策划,在实践过程中完成角色转变。


学校整合各类资源,特邀家庭教育专家进行指导和交流,家长共同参与,通过分享家庭教育理念和趣事,架起家庭和学校、家庭和家庭之间沟通的桥梁。其中不少家庭分享的故事令人感动和受益,比如一对父母从孩子一年级开始,坚持让孩子每天口述自己的心情和收获,并用录音记录下来,然后将录音整理转换成文字,出版了7本《抒语日记》,为孩子留下了一份珍贵的成长礼物。


疫情期间,我们与家庭、社会积极配合,鼓励孩子们关心社会传递爱心。我校将“星天地”创意中心由线下改为线上,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云上星天地”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孩子们自主完成了许多抗疫主题的美术作品、撰写了一批抗疫诗歌和征文,和父母一起开展了亲子阅读、诗篇朗诵等活动。


在学校开设的海贝拍卖行中,学生可以将自己的作品在这里拍卖。孩子们主动提出创意,建议将拍卖行也改为“云上模式”,将他们创作的绘画作品、校庆作品等改制成文创产品在线上拍卖,拍卖所得物资捐赠给云南、贵州等地的结对帮扶学校。


此外,由“小海星慈善中心”和校级家委会共同发起的“行走的LOVE”爱心志愿服务项目也在疫情期间开展了不少活动。学校组织教师与抗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家庭结对,并面向全校发起“致敬最美逆行者”系列活动,学校还与全国各地多所学校结对,开展爱心志愿行动。



完善“教育合伙”共育模式


未来,海棠小学的家庭教育特色之路计划从外塑形象转向内涵发展,进一步完善“教育合伙人”模式的评价机制和项目规划,让受益者学生和共同参与教育的教师、家长、社区志愿者等共同参与“教育合伙人”的评价,让各个方面的“教育合伙人”都得到激励。我们通过学校特有的评价方式(海棠币)和评选“荣誉星家长”,激励家长和学校一起不懈努力,持续助力孩子的成长。


“教育合伙人”这一共育模式的创建,就是整合家校社资源,共同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既然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一颗星”,那就应关注到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学有所长学有进步。对于一些特殊的孩子,我们也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助,如ADHD(注意力缺陷)的孩子等,要通过家校医一体化进行合理干预,帮助每一位“小海星”都能得到健康成长的机会。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我唯愿保持住一份生命的本色,一份能够安静聆听别的生命也使别的生命愿意安静聆听的纯真,此中的快乐远非浮华功名可比。——周国平(《【致友人】什么是新教育?怎样加入新教育?新教育怎么做?》)

“《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陈东强(《向着青草更青处——深耕十大行动,共享幸福完整》)

中国教育有弊端,但怒目金刚式的斥责和鞭挞,虽痛快却无济于事。对于中国教育而言,最需要的是行动与建设,只有行动与建设,才是真正深刻而富有颠覆性的批判与重构。——朱永新(《教师幸福‌‌来自‌‌美好关系——朱永新教师节致新教育同仁》)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